杭州市富陽區職業高級中學:著力打造兩個高地,奮力建成雙高名校
2021年6月16日,杭州市富陽區職業高級中學(以下簡稱“富陽職高”)召開了浙江省“雙高”學校建設推進會。會上,學校向9位項目負責人頒發聘書。
2020年,富陽職高成功入選浙江省“十四五”高水平中職學校建設單位,正式開啟“雙高建設”新征程。
從藍圖繪制完成建設實施方案到拆解任務建立小微項目清單;從組建領導專班建立雙高建設“東吳職教研究研”專家顧問團隊到組建項目團隊落實項目責任人制度和小組協同機制。半年來,學校立足杭州、面向長三角、輻射全國、走向世界,奮力建設“特色鮮明、全國領先、世界水平”的高水平中職名校,有序推進“6+1+2”任務體系,著力打造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高地和產教融合型社會服務高地。
目標導向:高標準對應提質培優
富陽職高“雙高計劃”對標《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(2020—2023年)》,從“辦學實力、黨建治理、思想政治、產教融合、專業建設、科研成果、師資隊伍、基地建設、人培質量、社會服務”十方面,設計了創建國家優質中職學校、全國示范性職工培訓基地、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基地、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、浙江省中職黨建品牌案例、 “三全育人”典型學校 、國際化產教融合項目、國家級優質專業、浙江省及以上教學成果獎、國家級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、全國中職學生職業能力大賽金牌、申報國家專利、承辦省級中職學生職業能力大賽等20項(類)標志性成果。
五大理念:高站位統籌資源
彭哲敏校長作為富陽職高的掌舵人,無論是創建“改革發展示范?!?,還是“三名工程”名校建設,再到如今的“雙高計劃”建設,他始終認為辦學者一定要理念先行。他表示,實現“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”發展是學校高水平、高品質建設的新發展樣態。
以浙江省“雙高”校建設為契機,學校進一步深化五大理念:第一,深化改革,創新發展,致力于深化機制改革、模式改革、路徑改革激活學校發展內動力;第二,產教融合,協調發展,著重理順發展中各種重要關系,健全“多元化辦學、多主體參與”的治理體制和“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育訓結合”的運行機制;第三,優化生態,綠色發展,強調加快治理生態、專業生態、外部環境生態的優化,注重發展基調及發展的價值取向;第四,對接國際,開放發展,通過引進國際標準,輸出中國標準,推動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發展提升辦學格局,彰顯辦學理念;第五,服務社會,共享發展,要從搭建成果共建共享平臺為突破口,建立技術服務、智力服務、文化服務等多元共同體,實現教育的分享、交流、共生、共贏。
項目驅動:高效度完成任務
學校重組“雙高”校建設“612”任務體系,高標準規劃9大任務。
任務1,以質量文化為抓手,提升治理水平。以黨建領航強化、質量文化深化、辦學生態優化三大工程,提升學校治理能力、優化學校治理體系、完善學校治理生態,建設高效能治理的全國樣板。
任務2,以新銳藍領為目標,提高育人質量。以新時代勞動教育,職業技能提升、創新創業教育等,培育基于國際視野的、敬業忠誠、精業創新、成業自信的新銳藍領,建成高素質人才區域高地。
任務3,以協同育人創新為指引,深化產教融合。建立政行企校多元協同育人機制,打造“五融(人才培養過程中,將職業素養與工匠精神相融合、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融合、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融合、專業技能與實踐創新相融合、教學評價與職業證書考核相融合)”培養特色,成立產業學院,建設示范性校企共同體,打造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。
任務4,以對標產業發展為依據,建設高標準示范專業。對標十四五富陽八大產業,打造機電一體化、美麗鄉村建設等五大專業集群,系統推進“三教”改革,建成高水平專業(集群)。
任務5,以三型五段發展為通達,優化師資水平。堅持黨管人才,完善教師專業發展體制,落實立德樹人,提升教師德育工作能力,構建三型(知識素養型、技能科研型、創新創業型)五段(新銳教師-骨干教師-專業/學科帶頭人-名師-正高級/特級教師),構建教師專業發展通道,優化專兼結合,打造教師教學創新團隊,建成建成高層次中職教師隊伍。
任務6,以創新服務平臺為載體,提高培訓質量。健全管理體系、完善運行機制;加強社會培訓、服務地方發展;強化技術服務、力企業競爭力;重視結對幫扶、彰顯示范輻射,打造高質量開放服務平臺。
任務7,以非遺文化傳承為載體,推進非遺傳承。完善機制,優化傳承學校;對接專業,拓展傳承項目;內外結合,創新培養模式;傳承創新,弘揚工匠精神,打造新時代工匠浙江窗口。
任務8,高水平專業(一)電子技術應用專業。以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主軸,建成支持富陽千億級信息產業發展的人才培養和技術服務高地,建成全省領先、全國一流高水平專業。
任務9,高水平專業(二)園林技術專業。以服務“三農”為特色,建成支持產業升級和鄉村振興的浙江特色全國知名高水平特色專業。(吳家宏)